【文青的居家日常】
哥:你知道"國富論"嗎?
弟:亞當‧斯密寫的,他是經濟學家,這本書說的是%##@@@.....
哥:資本論呢?
弟:馬克思寫的,內容是@##%%%...。那你知道這兩本書和工業革命的關係嗎?
哥:嗯,我覺得是@**%%%..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前些日子在客廳旁收拾了一個角落,兩個小孩常常或躺或趴在那裡看書、滑手機,一邊看書或打電動,一邊閒聊,類似以上的對話,不斷循環。
我不確定學校是否教授這些內容,但可以確定他們會好奇課本或老師提及的內容,進一步去找尋書籍或資料來閱讀,然後兄弟閒聊不需顧及太多,用知識輾壓對方是常事,透過彼此的論辯,產生很多話題。
這些片斷談話,讓我發覺他們知識涉獵的範圍非常廣,根本不是國高中時期的我所能理解。
這是文青的居家日常,不是我們那個年代在聯考浮沈的考生日常。
當國富論、亞當‧斯密、資本論和馬克思不再只是幾個文字,而是連結社會變遷與個人思考的媒介,然後反思或有效運用於真實生活中,我覺得這樣才是知識活化、也是學習的真諦。
暑假之際,即使將升高三的哥哥面臨大考到來,我希望這樣的日常可以持續。
知識追尋與學習沒有終點,因為有這些,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精彩與豐足。
*兩兄弟不只談經濟、社會,也談心理學、生物、數學、文學、體育、流行文化與音樂...,連NBA都可以聊到跨國經營、體育行銷、媒體與運動醫學...
*圖:弟弟打算看的書。